您的位置: 首页 > 齐鲁风韵 > 齐鲁地理 > 正文

齐鲁地理

中国泉城-济南

本文作者:网络 稿件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8751 发布日期:2012-04-17

【自然环境】

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势南高北低。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

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济南现辖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六区和平阴、商河、济阳三县及章丘市。

济南历史悠久,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泉水众多,被誉为“泉城”。

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市鸟是白鹭,吉祥动物是金牛。

【历史和文化】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约公元前22世纪,中国原始部落的首领——舜就生活在济南一带。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作为城市,济南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秦始皇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汉初,设立济南郡,济南由此得名。自明清以来,济南一直是山东省省会。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

济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舜文化遗址----舜耕山(公元前22世纪),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公元前3世纪),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公元7世纪)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公元11世纪)等。

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像中医科学的奠基人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唐代(公元618-907年)开国元勋房玄龄、秦琼,中国著名文学家李清照、辛弃疾等。另外,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历代杰出的作家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济南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部署,制定实施了扩内需促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向好。全市生产总值39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市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45.1亿元和266.1亿元,分别增长39.3%、26.6%。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87.4亿元,增长20.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5.5亿元,增长18.7%。全年进出口总值74.1亿美元,增长31%。其中:进口33.55亿美元,增长28.6%;出口40.55亿美元,增长33.1%。实际到账外资10.4亿美元,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3亿元,增长14.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7.3:45.9:46.8调整为5.5:41.9:52.6,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4.6%,比“十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优化提升,形成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3个过千亿元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跨上两千亿元新台阶,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5%,比“十五”末提高11.4个百分点,新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创新驱动能力增强,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等试点工作,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和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五年来,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0家、工程技术中心133家、创新型企业104家,专利四项指标居全省首位。

2011年,济南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工作思路,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创新驱动、富民惠民四大战略,着力调结构、稳物价、保民生、促改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长12%,实际到账外资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及技术领域

(一)重点产业。

“十二五”时期,济南市将坚持以高端高质高效为主攻方向,着力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推动三次产业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主体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强力支撑、现代农业突破发展的高层次产业结构。

1.建设五大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围绕把服务业打造成为我市的首位经济,积极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加快建设信息服务、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商务会展五大区域性服务业中心,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2.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重点加快培育新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医药及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3.发展壮大三大主导产业。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制造、机械装备三大优势产业,做强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总装、销售服务等高端环节,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4.改造提升两大传统工业。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石化、建材等原材料和食品、纺织、印刷、家具等消费品工业,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5.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和富裕农民为目标,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构建都市型、城郊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重点攻关的技术领域。

“十二五”时期,济南市将,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环节,建设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强关键领域科技攻关,率先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重点是着力突破一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主要包括:一是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和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研究,提高新信息技术水平;二是突破关键材料、技术和装备研发,促进制造业水平提升;三是加快突破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瓶颈,为建设低碳城市提供有效技术手段等。